泰和二十七年,太子谢景行从漓州负伤归来,彼时他已查清民间私自贩盐案,携罪人罪证上朝。
罪人楚铭泽当廷指认当朝丞相楚吉联,向皇帝供述此事的一应实情,皇上看着谢景行呈上来的物证,攥着物证的手气得发抖,越看越触目惊心。
罪证罪辞俱已吻合,皇帝当场暴怒,将手上的折子摔至朝堂之下,落在丞相楚吉联脚边。
天子之怒,血流漂杵。
而楚吉联在得知他们路上安排的人手皆已失手,谢景行已经活着回到京城后便着手了退路。
所以在面对楚铭泽的指认时,丞相当即跪倒在地高呼有罪,但却没有认罪,只说是没有管住族中的人。
说族中一人因他在朝中身居高位,便心中狂傲无法,借他的名义去联合楚铭泽干了这等事。
而谢景行因为没有得到楚吉联关押楚铭泽儿女的证据,这点确是很难让楚吉联认罪,所以只能凭靠皇帝的判断。
贩盐走私不可容忍,当即皇上下旨捉拿楚吉联供出的替他垫背的族人,并将那人的一家老小尽数收押。
因着同族的缘故,其中自是收押了不少与楚吉联平日有不少瓜葛之人,并由重到轻或是问斩或是流放,无一逃过此案。
由于楚铭泽主动供罪配合太子调查有功,又有着太子帮衬说情,虽不知皇帝有没有相信他是被威胁,但是好歹留住了性命,落得发配南蛮的结果。
皇上治丞相失察和管教不严之罪,将其当众责骂,让他一月内在家思过不必上朝。
罪辞中三皇子也有插手其中,皇上宣布关其半年禁闭,没有旨令不得踏出府中一步。
而太子谢景行查明此案立有大功,又带有重伤连夜回京,天子感触,奖赏无数。
这一时间众臣自危,不敢再与丞相与三皇子有明显的来往,躲起风头。
经过此一案,已有大臣看出谢景行的才德与皇上对其的重视,又瞥见一点皇帝在打压丞相的心思,慢慢有大臣动摇了他的站队。
谢景行见到这样的结果,松了口气。虽然没有将三皇子扳倒,但是他已然受挫,不比之前。
在往后的几年,皇帝暗中在抽空丞相的权力,外戚干政,一家独大的局面逐渐倾塌。
这时谢景行才看出,原来他的父王,天下的君王并没有那么的昏庸,虽是多疑让朝中大臣时常寒心,但在这可能危及社稷的事上,他还是颇有手段。
三皇子一时没了靠山,心中高楼坍塌,越渐颓废,行事逐渐荒唐,被皇帝厌烦一道圣旨派去了封地,没有回召不得回京。
这也算变相保全了他的一条性命,毕竟登基后的谢景行手段果决,清算时没有一点手软。
最后的几年皇帝的身体已不能支撑他上朝,谢景行接过摄政之责。摄政期间,鞠躬尽瘁,尽心尽力,朝中上下一片祥和,已有明君风采。
皇帝见此,心中萦绕的最后一点担忧也放下,完全放手让谢景行去做他想做的事,让他不用再跟自己汇报。
在这样最后的光景,谢景行终于在皇帝身上感受到了一点点父亲的感觉,而不再是之前那样冰冷的君君臣臣。
他每日都会去看望皇帝,其实这些都是形式而已,他不能落下不孝之名,不过谢景行还是尽其所能地尽力去做好。
皇上身体状况好些时,便会问问他处理政事可有什么难处,会问他太子妃近日如何,念叨着太子妃肚子里他的孙儿好不好。
竟有些寻常百姓家的温馨。
再有时,他甚至提起了谢景行的生母,他的结发妻子,那携手陪他走过最初那段艰苦时光的人。
先皇后去世已近二十哉,谢景行之前从未在他口中听到带有感情色彩的关于他母妃的言辞,更别说是那样被他亲切唤着的名字。
谢景行此时才知道,小时候他埋怨的不来母亲宫中的父王,并不是厌倦了,只是有太多身不由己。身在权力中心,手握天下敬仰的权力却被权力支配不能顺从自己的心。
是这样的可悲。
可是知道又如何,他的母妃已经带着这样冷却的心离去了。
现在的缅怀或者歉意,没有丝毫用处,谢景行也只有酸楚的冷漠而已。
泰和三十一年白露,太子妃诞下一女,这是谢景行的第一个孩子,他为其赐名怀茵。
泰和三十二年暮春,皇帝驾崩,享年六十三岁,谥号景仁。
二十七岁的太子谢景行登基,改国号泰景。
谢景行在位三十二年,保留了先帝的仁政,也开创了自己的法治,期间政绩斐然,万民敬仰,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本章完)
假若浮生不相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为什么她们总想让我孝心变质》、《道侣模拟器,仙子请自重》、《仙子们魔堕后抓住我狠狠报恩》、《谁在造谣我对她们的孝心变质了》、《被仙子们疯狂压榨的我只想逃离》、《身为谋士的我才不要入宫为妃》、《人在女尊,开局人夫》、《剑仙大师兄今天就要摆个痛快》、《炮灰却把路人师妹养成凤傲天》、《纵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