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男生 > 武侠仙侠 > 照辞白谛

对音乐的认知观

照辞白谛

  

——老实说,在文学、体育、音乐,各行各业的领域,只要是自己是喜欢的东西,我都能跟好友聊得头头是道。而这种喜爱,是有别于学术研讨会上的那种争锋相对。

你们可能永远无法体会那种快乐。独自一个人在空旷的客厅里,是出于自发的情愿,演奏一首自己喜欢的钢琴曲那种酣畅淋漓的漂浮感。

很多人都说为什么我要那么痴情,那么着迷于这些东西。

我告诉他们,人这一生的时间不长,一天24小时,累计下来,能利用的时间真的不多。既然如此,不如利用这些有限的时间,去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管做得顶不顶尖,如果是爱好的话,就值得这么付出。当然,工作和谋生的问题,就另当别论。如果你问我这种情况下要如何抉择,我会毫不犹豫告诉你,到那时,我照样会选择全力以赴。

学习,很苦。这句话,从古代“学海无涯苦作舟”就可以看出来,学习,被古人认为是一件“苦”活。

一说到教育,难免会提起清华北大这两所学府里的优秀典例。他们品学兼优,成绩不仅优秀,其他的特长也掌握得非常顶尖了不得,甚至在国际领域上还取得功成名就的水平。你在这张牙舞爪指指点点又能算什么?

我只能算是我自己。

被认定是叛逆存在的NBA传奇球星艾伦·艾弗森,曾在一次采访中就这么说过。我不想成为魔术师约翰逊,我也不想成为迈克尔乔丹,我只想让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在未来,在镜子前,自己面对自己的时候,能够看清镜子里的人,就是独一无二的艾弗森。

我坦诚,钢琴学了6年,一级都没有考过。是一级都没有考过。(当初面试系乐队的时候,还夸海口说自己九级,想通了以后,其实完全没有这个必要)这个社会,有好多孩子2年不到的时间就能考上十级了。你一个刚刚满18岁的人,在这大言不惭胡说八道什么?

当证书是成为你在众人面前浮夸的道具时,请问当初你学音乐的时候,是抱着什么态度来学习的呢?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肯定,才去为了考这张证书而开始学钢琴?学钢琴最初的目的不是因为自己喜欢它,而是为了证明自己在音乐这块领域上要比别人牛逼?证明自己的脑袋要比别人天生聪慧?

我最早接触的器乐是小提琴,那一年我只有8岁。喜欢小提琴,只是因为莫扎特的小夜曲。或者这么说,与其说想学小提琴,倒不如说是想学好用小提琴,流畅拉出小夜曲。可最后在请老师教学的时候,却变成了先买教材,再给我开始从拨弦,拉光弦练器。

这与最初的学习初衷完全南辕北辙的啊!为什么我期待的小夜曲,变成了要死不死要活不活的SO RE LA MI?

最终,我放弃了对小提琴的学习。确切地说,是放弃对音乐的热爱。

直到四年后的12岁,出席同一首歌的理查德克莱德曼,用《水边的阿迪丽娜》再次点燃了我对音乐的向往之心。

后面的故事,相信我已经吹嘘过很多遍了。

翻回Beyond的历史,见证初音未来的诞生成长,与Fripside的偶遇。

到现在,已经从最初的触摸,到能够驾驭七八种乐器了。虽然对这些乐器的认知,演奏能力还有大大需要我提升的空间,但如果仅仅作为充实我的生活,真的已经足够了。

不需要什么规范的指法手法,规则都是人定的。搞那么多条条框框的东西,只会束缚人的创造能力。跟着理想的感觉走,我才有幸完成了好几首原创歌曲。

历史是不会给一无所成却又喜欢指指点点别人的家伙留地位的。永远记得,创作一件东西很难,但是糟蹋一件东西却很简单。想起了凭一己之力,创作出工管五班班歌的时候,剽窃、借助外力、不专业的质疑指责声,(当然,若是向自己信任的专业人士请教是为了进步就另当别论)纷纷而起的时候。我真想说,你做的班歌呢?

音乐,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了我每日必不可少的需求。

再简单点说,学音乐,完全是基于自己的生理需求,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科学就是我的女人。对于爱情,谢耳朵在生活大爆炸里,几次这么提到说。

说到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东西,一旦方向明确,任务目的也就很容易事倍功半很快达成。这是因为人的大脑具有潜意识功能,对一件事物要是有了一定价值观的肯定,觉得那是不遗余力值得他去做的,那么这件事情他就一定会用全力以赴的态度完成他。

为什么给你一个星期准备下周一第一节课听写英语单词,你不去背,而非要等到第一节上课准备听写单词前才开始背。甚至一个星期每天都花一个小时在看,但是到听写前还是感觉什么都不记得,而这个时候却准备临阵磨枪再多扫一眼有助于正确率提升?那还是因为你没有认可这件事情。你完全就没有认识背单词是为了什么,或者背单词是有什么必要。老师也从来不会在这个问题上有过多的解释,他不会告诉你背单词是为了多学一门语言将来出国与老外交流有帮助,他告诉你的永远只会是你听写不过关就要留堂。然后,你就是为了不留堂才去背单词,最后忘乎所以,找不到确切的行动目的。所以才会迷失自己的办事效率,这也是你为什么在盯着同一页的50个单词看一个小时,也远远没有把这50个单词分成10页,一页5个看的效果好。人的思维是动态的,对于静止的,死寂的东西,人总是有象征意识去拒绝认识他。

音乐就是一种抽象的,充满动感的东西。

试着去理解这句话,你也就能够理解自己在面对老师在上枯燥无味的二次函数课程时,而你的脑袋里却会跳出千本樱的旋律。

所以我说,音乐是一种生理需求。人会不自觉在自身处于某种不情愿面对的场景下,幻想自己当前最向往的理想情景。就像性这种东西一样。我举个例子来机械类比一下,正在被一位帅哥进行泰式洗头的女士,脑子里会情不自禁地想象自己被XXOO。但是,与性不同的是,音乐的生理需求,是一种美的追求。用一个漂亮的短语形容,那就是一个浪漫的游戏。

然而现在,音乐却被压榨了。

无数拥有接触音乐机会、认识它原本的一面的孩子,却这样在家长、老师、社会的错误诱因下,给指向了另一边。要么就是为了证书,要么就认为是不务正业。

他们说,义务教育里可没有上音乐课的规定!中高考没有音乐、美术的考试大纲!

这就跟有些学校一个样,上头领导升旗礼上说身为新时代学生,应该要多看课外书;回到班会后,班主任开始搜查学生私藏的课外书,并且逐一没收、撕毁!

这是影响学习的东西!

学习难道只是为了一张文凭吗?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