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 > 古装言情 > 土著凤傲天今天也在抗击穿越者

幕间 秦惊

土著凤傲天今天也在抗击穿越者

  

“朕知道了,下去吧……”

皇宫之内,当今圣上继藩皇帝王厚生王墨摆了摆手,身前的探子得令,退出了御书房。

“父皇……”

身侧的皇太子有些忧虑的开口。

“皇儿啊,退下吧,该去看看你母后了。”

“呃……父皇,母后这几日思念三弟……有些……可怕……”

“再可怕也是你母后,赶快去!”

“呃……孩儿领命……”

皇太子退出了御书房。

“柳伴伴啊……当初朕……就不该同意你去的……”王墨叹了一口气,紧绷的身子放松下来,靠在了椅背上。

王墨犹记得当初柳天刚被老宦官带领到自己身边的那一天。

自己也是坐在御书房,那个小太监笑着站在自己面前。

回想起来,每次有了什么好的,自己都是独享,给他一点,他就感恩戴德。

每次自己闯了什么祸事,他又忙不迭的把罪责背到身上。

“嘿嘿,殿下您是太子,将来可是要做皇上的,奴婢这么做是应该的,张公公和咱说了,咱从跟着太子殿下,那就是殿下的狗,您笑,奴婢就跟着笑,您愁,奴婢就跟着愁,您受了伤,奴婢也不用活了。”

“可是你就不觉得……不觉得——”

“殿下您要是觉得心里不舒服,那是多虑啦!奴婢也不是什么好人,您要是真的过不去,那别让奴婢吃外人的委屈就是……”

“好,本宫肯定不会让你受委屈,等本宫登基,封你做个伯爵!”

“诶呦殿下您又没好好读书了吧?哪有宦官做伯爷的?”

“本宫说有就有!”

“嘿嘿嘿……都听殿下的。”

后来,焚沙宗那边卧底需要交接,为了让自己安稳登基,柳天自愿去飞鸟门卧底,然后将这份功劳给了王墨。

奴婢的功劳,自然就是主子的功劳。

柳天做的非常出色,其他的卧底都被揪了出来,只有柳天,没有直接卧底,反而选择潜入飞鸟门,甚至于旁敲侧击得来的消息一点也不比之前的卧底少。

甚至,他还想要做一个糊涂门主,这样能得到的消息就更多,而且不会有丝毫被怀疑的可能。

王墨登基,封柳天为伯,本意就是让柳天退回,可是谁知,柳天根本不想那样做。

自己那封召回他的密旨,只收到了七个字的回应。

「食君禄,为君分忧」

“哈哈哈哈哈……连自己的奴婢都守不住……朕算什么……算什么天子,算什么君父……朕就是一个废物……”

“的确,你的确就是个废物……若不是柳天,你可坐不稳这皇位……”

殿内静立的奴婢忽然走到了王墨身边,手拍在王墨的椅背上,来回抚摸。

“……不孝子孙王厚生,见过太祖皇帝。”王墨忽然满脸惶恐,起身跪在一旁。

“哼……”

那奴婢冷哼一声,坐在椅子上。

“当初柳天这奴婢……毒杀了流儿,陷害了幺儿,逼的子莫远走北域,甚至连可儿女儿这两个公主都要害上一害,要不是有他……这些孙儿哪一个不比你适合坐这皇位?要不是他这手段实在巧妙,让朕有爱才之心,你以为……他能活到今天吗?你以为,你能安稳的坐这皇位吗?你觉得朕扶持一个傀儡很难么?无非就是怕这一员好才因为你失势而起了反心罢了!”

“太祖皇帝……孙儿明白孙儿不配。”

“不过……这么一个人物就这么死了……实在是可惜了啊……不过倒是你,死了一个奴婢,值得如此伤感么?!他既然败了,那就是个废物,死不足惜!”

王巨君冷哼一声。

“……孙儿只恨柳天没有完成任务!”王墨抿了抿嘴。

“用不着恨,谁说没完成的?孙鑫明!”王巨君一声冷哼。

殿门打开,一个身影闯了进来。

“老王,你要的三哼经呃呸,你要的永动机我给你找来了!”

来人应了一声,把手里拎着的布包一扔,一个人头就咕咚咚滚了出来。

这人头看上去与真人一般无二,但是脖颈断面却是土陶。

这人头也不是什么无名小卒,她正是此前墨非怡等人遇到的阿房宫看守之一——夏玉房。

“永动机永动机,你这说法可真是离谱,朕当年的物理老师说,谁说了永动机那就给他一巴掌。”王巨君哼了一声。

“哈,那是你们物理老师不是什么好东西,误人子弟罢了,我当初的物理老师也说了这么一句话,可他紧接着说了一句……如果以后真的出了永动机,你们也可以来找我,扇我几个巴掌,因为我浪费了你们的时间。”孙鑫明拿出扇子给自己扇了扇风。

“诶呦,那还真是个好老师啊。”

“是吧~诶对了,你要这玩意儿干嘛使?不能吃不能用的……”

“谁说不能用了?”王巨君挑眉毛。

“阿哲……别吧大佬,你还有这爱好?”孙鑫明看了看地上的人头,鸡皮疙瘩起了一身。

“你脑子里就没别的东西了吗?”

“我的脑子里除了女人基本上不会有别的……方蝉能有那么多老婆我为什么就……啊对了,说起来这一次还遇到了点小麻烦呢……你看~”

孙鑫明从身后揪出一个小孩子。

“……姓孙的,你知不知道……大新律禁止炼砼……更何况这还是个带把儿的……”王巨君叹了口气,面色有些复杂“你入教当神父了?”

“诶呀,这是方蝉!不是别人。”

“禽兽啊……厨圣啊……等等……谁?方蝉?”王巨君倒吸一口冷气。

“早啊老王,你看我,精神不,水灵不~嫩不嫩,润不润~”ψ(`∇´)ψ

名为方蝉的小孩挣脱孙鑫明,一扭腰,双手竖起食指戳在自己的脸蛋上。

“……朕不是说了……不能用不符合世界观的东西吗?”王巨君眉头一皱。

“我可没有用不属于这个世界观的东西……这可是长生不老药哦~”方蝉哼了一声。

“长生不老药?”

“不错,我们在阿房宫找到的,盒子上写着……银色蓬莱-4869。”孙鑫明叹了口气,“而方蝉就不小心吃了它。”

“不小心!?姓孙的!不是你掐着我的嘴给我送进去的吗!?那叫不小心!?”

方蝉对着孙鑫明竖起了中指。

“木已成舟,说啥都晚了。”孙鑫明拿出一个小盒子,放到了龙书案上。

“就凭这个编号……秦始皇果然也是穿越者啊。”王巨君拿着盒子,打开盒盖,看着里面那一颗……麦丽素。

“啊……雪莉……”孙鑫明眯起眼睛,从兜里掏出一支烟。

“少玩梗了啊!老王你赶紧研究研究!看看这东西有没有解药啊!”方蝉爬上了龙书案。

“……朕觉得比起研究解药还是二锅头靠谱。”王巨君叹了口气。

“噗嗤……”一边的孙鑫明捂住了嘴巴。

“里面一共有多少颗药?”

“我们去的时候只有两颗了,至于从前有多少,那天晓得?”孙鑫明耸了耸肩。

“……不对……不对劲……以新朝现在的水平,最多就是让人减缓衰老……做不到返老还童啊……你测试过细胞活性了吗?”王巨君把药放回了盒子里。

“去老吕那里检查了一下,他差点就把我给解剖了,说什么,我现在身体里的细胞有了癌细胞的活性,却能保持原本细胞的机能……这不就来找你了吗。”方蝉在龙书案上扭了扭腰。

“听上去真柯学啊。”

“或许我真的该试试二锅头呢~”

“啊雪莉~”

“行了,别玩儿梗了,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王巨君脸色一变。

“?什么事?”

“朕本来以为秦朝的科技树点歪了,某方面比我的系统中提供的知识要发达也很正常……可是……从这颗药来看,秦朝的科技真的完全超过了我们,完完全全。”王巨君的脸色越发沉重,甚至有些泛白。

“……那样强大的穿越者都被贼老天给灭了……你是想说你害怕了?”方蝉叉着腰,歪了歪头。

“朕不怕强大的对手,怕的是阴沟里的臭虫!我问你,如果你有这样的药,临死之前你会不吃吗?”

“我肯定立刻就吃了啊,万一等不来临死之前呢?等等,你是说……秦始皇还活着!?那为什么秦朝还灭亡了!?”方蝉回过神来。

“朕不清楚……但如果是朕,朕绝对会吃药,穿越者都死过一次,知道死有多可怕,秦朝研究这东西,难道只是拿来研究着玩儿?朕现在还活着,新朝也一直在,如果某一天新朝没了,真还活着……”王巨君站了起来,来回踱步,“那朕一定有什么打算!”

“……我去找!”

孙鑫明脸色越来越难看,转瞬间冲出了御书房。

“……秦始皇还活着……那为什么兵马俑会无主……那为什么会有焚沙宗造反?”方蝉咬住了自己的手指,也走出了御书房。

“……如果秦始皇也是穿越者,那他为什么没选择和朕一样的路?为什么当初不与朕相认?又为什么……几百年动静不显?”

王巨君的的瞳仁忽然消失不见,紧随其后的是几百个小型的瞳仁,让王巨君的眼睛看起来极为瘆人。

“太祖皇帝……”

身边听完了全程的王墨颤颤巍巍的开口。

“墨儿啊,朕本来还想要让你多坐几天皇位的……可是如今,秦始皇可能没死,事情就变了,你选个由头,赶紧生病吧,下一任皇帝,朕亲自选!”王巨君抬头看着上方大梁。

“……孙儿明白,孙儿先告退了。”

王墨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衣服,走出了御书房。

江南岸,海口城。

“哗——”

河水冲刷着岸边。

一个老道打扮的人,抱着一架木琴,浮在水面上,顺着河水向下游流去。

“爷爷爷爷——你快看——河里有人!”

“诶呀孙贼……烦不烦啊,咱们还要收拾细软呢。”

一个老头从破茅屋里走出来。

“爷爷……咱们又要去哪里啊……”

“驱年宗没了,咱们要赶紧继续往南跑啊,越远越好。”

“爷爷……”

“咱们现在可是驱年宗最后的希望了啊……卧〇!?河上怎么有个人!?”爷爷大喝一声,看到了河上的道士。

“呃……”(▼皿▼#)

孙子咬了咬牙。

“……诶等等!那,那架琴!那架琴它不是————”

爷爷突然抓住了孙子,指了指河里道士怀里抱着的琴。

那琴,自己十几年前见过!那不就是自己和孙儿在那天外陨石之中见到那一架的吗!?

“快走!快走啊孙儿!咱们受不起这份因果……呃……诶?”

爷爷突然跑不动,有些疑惑的看着自己的双腿。

自己的双腿为什么不听使唤,自己要赶紧抱着孙儿跑,越远越好。

离开这个不详的琴……

都十几年过去了,这琴竟然还让自己碰上!十几年前自己就……

嗯?十几年前……自己的孙儿似乎也是这么大……

诶?

为什么,为什么自己的手,变色了……

就跟泥巴一样……

“……这几百年的照顾……辛苦了,你也可以好好休息了……”看着彻底变成泥巴,只留下一件衣裳在原地的爷爷,孙儿叹了口气,然后干脆对着这件衣服跪下,磕了一个头。

“安息吧……吕仲父,我……朕……第二骄傲的作品。”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