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 > 古装言情 > 丞相大人不要走

第一章。回首往事(上)

丞相大人不要走

  

二十年前。

一场史无前例的洪灾几乎夺走了帝国北方所有平民的性命。逃脱出来的人,虽然有很多人被政府所安置。但也有些人在找不到工作和寄托来维持生命的情况下,暴尸荒野,惨死街头。

……

帝国东方的一个不起眼的城镇。

清晨,娶了妻孩子过了百日的李秀才,神清气爽的走到院子里开始打拳养生。院子中心的梧桐落下秋叶,秋风飒飒,吹在身上十分舒爽。打完一套拳的李秀才不禁眯起了眼睛,慢慢享受这一片美丽的宁静。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是谁啊……大清早这么匆忙。”李秀才略带疑惑的去开门。

“吱呀——”门打开,外面是一个尚在襁褓的婴儿。

李秀才连忙把孩子抱了起来,四下张望,大声询问人家,但无人回应。

喊了一会,等了一会。无奈的李秀才只好把孩子抱回家,总不能就这么把孩子放在门前。

包孩子的被子片有一点脏乱,看来是家人逃荒,实在养不活才放在这里的。

想起夏天的大洪灾,李秀才无奈的叹了口气。

看看这孩子,多可爱,如果不是没法养活,谁家会把这么可爱的孩子送给别人呢。

“这是……?”李氏疑惑的看了看丈夫抱进来的襁褓婴儿,有些摸不着头脑。

李秀才叹了口气,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妻子。

李氏也叹了口气,小家碧玉的她也算知书达理,颇有些聪慧的她已经隐隐约约猜到了丈夫的意思。

李秀才眼神复杂的看了看襁褓婴儿,沉重的说道:“我们……我们要收养他,我不能看着他就这么死在我们家门口……”

李氏说:“这个我没意见,但如果让别人知道了,他们都把孩子往我们这送,我们怎么养得起啊……”

李秀才抬头望天,出身小地方的他知道在这里生活的不易,如果开了这个先例,让人知道的话,难保不会有更多的人把孩子送来,自己的家道可不是什么大户,到那时……

可自己一直以来读的圣贤书,从小到大听来的教诲这一刻在脑子里不断的提醒着他,提醒着他……

“我……我不是什么有本事的男人,但如果让我就这么见死不救的话,我做不到……”李秀才内心挣扎的说道。

“那我们怎么办……”李氏轻抚丈夫的背,她在等一家之主做出选择。

“我们养着他吧,这一段时间尽量关闭门户,别让别人知道。”李秀才决定了,他要收养这个孩子。

“嗯,好。那我去找新的被子片包着孩子……”李氏面露微笑,她了解丈夫,一切尽在心神领会不言中。

不一会,李氏回来了,手里拿着给孩子找的被子片,还有一块玉牌,两块树皮。

“这是?”

李秀才有些疑惑。

“你看”李氏把玉牌,树皮都递给了丈夫。

两块树皮都用刀子刻着字,一块是写着生辰八字。另一块则是以信的形式呈现。

信的大意是,介绍自己本是一位有些家境条件的举人,因为洪灾的缘故,逃荒至此,自己身边还有些许钱财,可现在鱼龙混杂,怕还没落得安宁就被谋财害命,自己这些大人怎么样还不要紧,可就怕苦了孩子,这孩子还小经不起波折。来到此处听闻李秀才的名声。想请求李秀才收养了这孩子,不求多么关照,只求能让这孩子安住,给口吃的就好。而且还特意嘱托,如果孩子不听话或者顽劣不堪,李秀才可以等到他成年以后,告诉他真相,让他自己自谋生路,如果李秀才对孩子还满意,就一直当孩子的主人或者父亲。哪怕将来大家碰面,未经秀才允许,他不会认孩子。另外,孩子怀中还有一块家传美玉玉牌,权当是举人的谢礼。

李秀才看完以后,长吁一口气,抬头望天,不禁笑笑。

李氏拿过树皮看了看,看完以后也会心一笑。

李秀才微笑着说,这孩子以后就在我们家过活了,以后小囡囡有什么他就有什么,而且将来还要教他读书写字……

李氏拿过另一块树皮看了看,笑道:

“你看,这孩子的八字,比小囡囡的还早啊,还是个男孩呢”。

李秀才接过树皮,看了看,笑道:

“果真如此,看来啊,小囡囡有哥哥啦”。

……

让孩子吃饱喝足,打理干净以后,把孩子放到了炕上。

李氏问丈夫:“看信和八字的内容,这孩子还没有名字,咱们给他起个什么好呢。”

李秀才闻言。不由得沉思了起来。

……

过了一会,李秀才慢悠悠的说道:

希望这孩子,长命长生,长长久久。就给他起名,李长生吧。

吃饱喝足的李长生悠悠然的睡着了,旁边他的妹妹,李月华,奋力翻了个身,转向他,直愣愣的看着,若有所思……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