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 > 浪漫青春 > 最恶女友与精神缺损少年

24、千海棠月读的午间讲堂·中

最恶女友与精神缺损少年

  

“是有的哦,所谓的‘神明’。”在鞠守发呆的时间里,月读又强调了一遍,“虽然我不知道最初说出这个概念的人是不是真的探知到了神明的存在,但是,‘神明’这一说法的确太过贴切了。”

“……总觉得、话题变得有点跳跃了。”

“啊没关系,我不会深入讲的,只是觉得你已经和禁目一同生活很久了,是你的话应该很容易接受这些,所以才开门见山地说的。”

“……与其说是能不能接受……感觉有些、太遥远了。无论神明有还是没有……和我似乎关系不大……”

“这样才对,人类是不能与神明太过接近的哦,不然就会像我——啊。”月读像是卡了壳似的突然中断了对话,想了一会,决定还是不要继续说下去了,“没什么,总之我提到神明也只是为了接下来要说的事情而已,你想要把被禁目抹消了存在的女生找回来对吧?”

“嗯。”

“所以提到神明的原因就在这里了。如果禁目真的是有人类所创造、仅仅只是遵循世界法则来进行诅咒的话,当禁目消失的时候,受诅咒者身上的诅咒是无法被消除的。这是很简单的逻辑哦,如果是像我所说的那样,不就等于禁目拥有了最高等级的世界权限嘛,这种事情是不会被神明所允许的。”

“好像稍微理解了一点……”

“嗯。简单点说,虽然‘规则’的确是只属于禁目的东西,但赋予了禁目‘诅咒’这一力量的,以及创造了禁目这一现象的,都是神明。禁目也无非是这个世界众多生物中的一部分罢了,像是诅咒这种如此之高的权限是不可能被平凡的生物所拥有的。那么,你觉得,现在应该怎么做呢?”

“神明是……可以被接触到的吗?要寻找神明的话……”

“当然不能,我说过哦,神明只是一个‘概念’,是不太可能被观测到的。嘛,要理解起来可能稍微有些困难就是了。不过对你而言,想要替那个女生消除禁目所带来的影响的话,其实只要将神明视为‘神明’对待就好。”

“将神明视为神明对待……?”

“是的。只需要像信徒那样向神明祈祷就好。既然所谓的‘神明’只是一种概念,那么只要你相信它是神明,它就是神明。与神明相关的规则自然也是适用的,所以,祈祷就可以了。”

“唔。”

鞠守坐直了身子,但在他准备静下心尝试祈祷的时候,却突然开始对某一方面的事情困惑了起来。

“怎么了?”坐在鞠守对面的月读双手撑着下巴,歪着脑袋笑道,“你可以现在就试试哦。”

“如果这样就可以生效的话,这个世界的秩序也就不存在了吧……至少,逻辑上不成立……一定还缺了什么。”

“嗯嗯,就是这样。鞠守,要一直学会像这样思考才行。”

“所以,果然……”

“简单的祈祷当然不会有作用,也不可能得到神明的回应。实际上,一般的人类无论做什么,祈祷都是不可能生效的。再说,与以前相比,已经有禁目这一存在可以回应很多人的期待了不是吗?”

“嗯。”因为打从心底里信任着母亲大人一开始所说的话,所以鞠守并未因为月读刚刚的言辞而产生动摇,“那……”

“你是不一样的。”

千海棠月读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了身,手臂越过餐桌,双手分别从两侧捧着鞠守的脸颊,双目则直视着他那晶莹剔透的眼瞳。

“你是不一样的,鞠守。”她再次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不仅仅是因为你是被禁目所宠爱之人,也因为你与生俱来的特殊性。”

“……比如、‘怪物先生’?”

“我记得这是你在学校里被称呼的方式?虽然动机上完全没有关联,不过……嗯,也可以这么说,相对于其他人类而言,你的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怪物’。”

“……嗯。”

“不用自责,这不是贬义。我以前也说过,你甚至可以将自己视作价值远高于他人的存在,这次正好是一个绝佳的例子。鞠守,你的‘祈祷’,是可以生效的。”

“可是,至今为止从来没有成功过……”

鞠守回想起自己曾经独自一人在昏暗狭小的空间内的时候,在压抑与孤独感几乎将他压垮的时候,在哭泣的渴望由于太过干涩而卡在喉咙的时候,自己曾经无数次地向莫须有的“神明”祈祷过。

(如果其中有任何一个愿望被实现的话,我现在也不会是这个样子了。)

“当然不会成功啦,你缺少了重要的一步。况且祈祷也不是单纯地回应你的期待,你虽然特别,但还不至于让神明为你而改写规则,一切都是以‘秩序’为前提的。”

“嗯……”鞠守一边任由月读出于个人乐趣而随意地玩弄他的脸颊,一边乖巧地等待着回答。

“这里,这个镇子,其实是禁目最初诞生的地方哦。所以也许是为了纪念,或者是因为禁目事件的频发而导致这里的人会更加渴望奇迹,总之,在这个小镇上,有着一个只属于‘神明’的,绝对的、特殊的地方。”

“……啊。”

月读话刚说到一半,鞠守很快便意识到了答案是什么。

“嗯,就是你想的那样。”

月读始终在引导着鞠守的‘思考’,提到“神明”的时候也是,这次也是,直到她发现鞠守已经得出了答案,她才缓缓将回答交了出去。

“也就是地处小镇边缘的那个‘绝对神社’。听说现在已经成了一处旅游景点……不过那里确实是唯一可以让祈祷得到回应的地方。”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