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男生 > 悬疑灵异 > 山城皮影

第三幕 诡谲的影戏

山城皮影

  

萧晴已渐渐走远,但冯林仍从刚才的气氛里没有缓过神来。他小心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生怕触犯到什么。叶灵薇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安慰他道:

“哎呀,没什么,萧晴姐平时关系就和我不怎么样,我都习惯了。她很强势,很多时候大家都要让她三分,抱歉让你受惊呢。”

她依旧是轻描淡写地笑着说,甜甜的酒窝在灯火的掩映下时隐时现。刚才发生的一切好像都与她一点关系都没有似的。可是冯林却看到她的眼里掠过一种东西,说不上来是什么,让他心里多少有点别扭。

“算了,忘掉刚才的一切吧,”一直沉默萎靡的陈丹也随声附和,“咱们该干嘛干嘛,看戏去吧。”

冯林点了点头。虽然有各种疑虑和疑惑,但他还是觉得自己作为外人,还是不要过问太多的好。毕竟,只要入乡随俗,就不会有人去刁难他了,他这么想。

于是他们又开始出发了。

冯林发现,虽然路上行人众多,但大家彼此交流却比较少,都只是在忙着赶各自的路,脸上的表情也是近乎虔诚的麻木,像是去某种隆重的仪式朝圣。所以路上虽然拥挤,却有着一种莫名的凄凉感。冯林久久注视着前方,灯火的光芒透过密密麻麻人群的缝隙,如玻璃碎片一般洒在他的脸上,明晃晃地让人有些眼晕,地面也反射出某种阴郁色调的暗光,如同一张灰黄色的地毯,铺在青石板路上。

好像少了点什么东西,但又想不起来哪里不对劲。

到底是什么呢?

他们一行三人沿着台阶缓缓向上,直到道路的尽头,之前朦胧的灯光也明晰起来。

这是一个略微隆起的土丘,正中有一个简陋的小戏台,样式远远看去和古代亭台或是小阁子很接近,很旧,却被维护得相当好:翘角飞檐如同展翅的鸟儿轻灵欲飞,飞檐之下是木制的边框,也是戏台的主体,虽然简单,却并不粗陋,木头的纹路精致清晰,上面的雕花也是一板一眼,边框的正中是一张半透明的纸幕,透过纸幕能隐隐约约看到幕后有人忙碌。

这是个典型的皮影戏台。

前来围观的人群都坐在台前摆设好的木头椅子上,也有人是带着自家的板凳,把这个小小的戏台围了个水泄不通。冯林他们三个也找了个地方坐下。好歹这会儿能听见人们的议论和聊天,比刚才的氛围是热闹了不少,也更为轻松自然。细细听来,都是家长里短的琐碎事,让人倍感亲切。冯林回想起小时候去过的乡下祖母家。那里的人们也是一样,悠闲而富有生活的情趣,每天晚饭过后都会聚集在村头巷尾聊天,平时的生活波澜不惊,稍微有点什么事儿,都会引得全村人像赶集一样地看热闹,他们那边要是有什么有趣的活动,比如庙会或者唱大戏,大概也会是这个样子吧。

这时,台前出现了一个俏丽的身影。冯林定睛一看,正是那个萧晴,这让他略微有些吃惊。只见她昂首立于戏台前方,表情严肃庄重。双手先是交叉,然后迅速向两旁推开,有点像是“停”的手势。

原本喧闹的台下瞬间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正襟危坐,目光直视前方,像是要参加一场严肃的盛会。

萧晴环视台下,目光中强大的气场又把观众席扫荡了一番。随后,她对着台下微微鞠了一躬,大步流星地走下台去。几乎是在同时,白色纸幕的背后亮起了橙黄色的光芒,一个黑色的影人登上了纸幕,皮影戏算是正式开始了。

几乎是本能的反应,冯林打了个哈欠。其实,对于他来讲,感兴趣的只是乡间的氛围,至于这皮影戏嘛..........

他父母就是研究这个的。

打小起,他就见过了无数格式各样的皮影,驴皮的、羊皮的、牛皮的,陕北的、冀南的、广东的......平心而论,他对这些东西既没有好感也没有恶感,既然是父母的工作,就随他们去呗。可是,自从父母强求他学美术以来,他便开始讨厌一切和美术沾边的东西,要不然他也不会在美术写生集训的时候跑到山脚下玩手机。

但他从来没和父母正面顶撞过,也从没有说出过自己的想法。冯林习惯于表面上遵守别人定下的“规则”,哪怕从心底厌恶它们。因为他不希望别人觉得他很麻烦,是个很“事儿”的角色。所以在很多人眼里,他都很安分,很守规矩,显得很乖,可看起来却并不老实。

他故意眯着眼睛,让眼前的一切渐渐模糊,纸幕上影人的轮廓变成了虚影,微微晃动着,就像在掀起微澜的大海上航行的帆船。

“只要这样熬到结束就好了。”冯林在心里这样想,可这个念头刚一上来,就被一个兴奋的声音打断了:

“快看!”

必然是叶灵薇,也只有她对这个这么感兴趣,冯林想。禁不住她反复的推搡,冯林懒绵绵地睁大眼睛,顺着她指着的方向看去。

这是他第一次正眼看这戏,可只看了一眼,他就被眼前的一切震住了。

他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这样的皮影。

一个窈窕的倩影映于昏黄的纸幕上,举手投足都温婉优雅。只见她缓缓抬起手来,任衣袖自手腕滑落,露出光滑的手臂,当大家凝视着她的手臂时,她却又轻灵地转了个身,翩然起舞。

冯林不自觉地向前探了下身子。此时,那倩影又唱道:

“我本是京城商贾家的小姐,战乱流落至此,青山如黛,绿草依依,却拂不去我的阵阵乡愁.......

这原本古戏里再庸俗不过的段子,却被她唱得如怨如诉,如泣如慕。歌声如徐徐微风,清凉如玉,轻盈的身段也随着曲调的节奏起伏,正如燕舞合着莺歌,更加楚楚动人。

按照现代人的审美,这样徐缓惆怅的歌声并不怎么讨喜,歌里的内容也和现代人的生活相去甚远,可不知为何,这声音,这舞步,却如此迷离,令人倾慕。

她纤细的腰身和温软的歌声久久萦绕在冯林心头,让他的心底涌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悸动。

他突然产生了一种模糊的幻觉,戏里的女子是另一个时空的绝代佳人,与他,仅有一幕之隔。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