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男生 > 武侠仙侠 > 大楚飞歌

第三章 招降遭拒

大楚飞歌

  

九月十七日,晴空万里江风清凉。

三十余艘战船旌旗烈烈劈波斩浪,从九江郡彭蠡湖转至鄱江驶向鄱阳郡城西郊江岸。

处于群船簇拥之中的“平乘”旗舰,主桅高悬着一面硕大的红色“帅”字大旗迎风招展,旗舰指挥台上,南海太守刘权红面虎目身高七尺,颌下蓄着一尺美髯,安坐帅座目光炯炯不怒自威。

刘权年逾七十,河南道徐州彭城人,初为车骑将军,赐爵宗城县公;后拜卫尉卿,进位银青光禄大夫;永宁五年,随同洛武帝王广征讨吐谷浑大败群寇,在边五载,驻防屯田征拜司农卿,加位金紫光禄大夫,称得上是洛朝战迹彪炳的忠臣勇将。

正在江都游幸沉迷酒色的洛武帝以岭南纷乱为由,将其从边关调到南海郡出任太守之职以镇边患,并诏令其赴任路经江南西路鄱阳时“就地讨贼”。

船队在鄱阳郡西郊离岸二十丈停泊,刘权率军乘小船登陆后,留下一千

士兵安营待命,自率九千隋军四员副将从乡道向鄱阳郡西门紧急行军。

其时义军探马早已策马入城,直抵太守府门前练兵场。

“报!洛军三十余艘战船已在鄱阳西郊江畔靠岸,一万人马一个时辰之内将兵临西门城下。”探马向曹师道急报敌情。

王戎当即向曹师道及景弘低声提醒道:“在下曾对刘权过去颇为了解,此人历任车骑将军及卫尉卿、金紫光禄大夫,曾从征吐谷浑,称得上是洛朝战功彪炳威镇边关的勇将。请始兴王及景将军在两军交锋之时万勿轻敌,否则我军危矣!”

太守府门前点兵钟声骤然长鸣,未及一刻,正在操练的数千新兵及各兵营将士已赶到太守府门外集合待命。

操师道环顾将士目光灼灼声震屋宇:“众将士听令,此次远道而来的一万朝廷清锐之师,远非鄱阳郡不堪一击的洛军可比,今次战事关系义军生死存亡,能否取胜全仗众将士胆量和勇气了!”

城门开处,曹师道率景弘兄弟及九千义军将士跃出西城,在城下列阵待战。

未及一刻时光,城下翘首以待的曹师道,眺见远方一里之余一支洛军浩浩荡荡向着郡城西门而来,随风飘扬的旗帜中,一面“刘”字大旗异常显眼。

刘权本以为鄱阳贼寇只是在境内对抗官府的千余散兵游勇,待到鄱阳西门城下黑压压静止不动的人马及“鄱阳义军”的青色大旗映入眼帘时,不由略微惊异,心知鄱阳郡城已落入贼手。

兵法曰:攻城为上,攻心为下!既然贼军已占据郡城,何必急于开战硬拼,倒不如对贼首晓以利害促其投降,兵不血刃收复失地是兵家上策。刘权心念一动,即时下令全军后撤两里,自己单人独骑直奔西门城下与贼首相见。

城下待战的义军将士眺望着远处行进的洛军突然后撤,主将单人独骑直奔城下的举动尽佳好奇。

刘权策马至城下义军阵前,面色从容朗声说道:“本官仍南海太守刘权,请鄱阳义军首领上前说话。”

曹师道向刘权拱手施礼道:“曹某素知刘太守从征吐谷浑威镇边关,仍战功卓著的忠臣良将,此次临时撤军单骑相见,敢问大人是何用意!”

刘权微微一笑:“你既知本官过去,想来并非白本之流。本官此来诚意拳拳,仍想与你倾心交谈化敌为友,不知曹壮士可否乐意?”

“曹某敬重大人清正忠勇之名,况且孤身而来足见善意,请随我入城详谈!”曹师道快人快语欣然同意。

鄱阳太守府大厅内,刘权落座后,曹师道坐于其左,景弘及王戎则分立于曹师道身后两旁。

当刘权得知曹师道为前朝大将军曹霖曾孙时,和颜悦色地问:“曹壮士原属名门之后,只可惜南韩亡国才沦为农户,本官因敬仰令祖忠义之名,不忍与你在沙场刀锋相向,若你肯弃恶从善解散义军,本官可说服天子赦免你,并保荐你为五品车骑将军,不如你意下如何?”

曹师道闻言直视刘权,语带不屑一口回绝道:“天下大乱民怨沸腾之际,百姓替天行道反隋起义就是为恶;朝廷腐败天子昏庸之际,百姓卑躬屈膝任人宰割就是为善刘太守区分善恶的观念在下实在不敢苟同。在下相请太守大人入城本意是想让出义军首领之位,希望大人脱离朝廷,领导鄱阳义军共图反洛大业的,而不是接受招安封赏!”

“叛逆谋反乃诛连三族的死罪,你若兵败身亡,父母妻儿宗族尽佳因你而死,你便是不义之人,本官一番好意保你周全,你竟然不知进退不明大义,还意图拉拢本官与你同流合污!”刘权本来洋溢着笑意的红面,因曹师道的冷淡与不屑顿时涨成紫色。

“当今天子荒淫无道穷奢极侈,以致民不聊生内乱四起,曹某举旗起义就是要替天行道顺应民心推翻暴政,成功则代行王道广施仁政,失败则慷慨就义亲朋陪死,你我道不同不相为谋,惟以胜败定对错吧!”

“既然曹壮士执意与朝廷为敌,你我是敌非友,且待战场你我交锋两军对决吧!”

“好,曹某奉陪到底!”曹师道哈哈一笑,随即伸手向门外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刘权气悻悻地拍案而起步出府门,纵马出城而去。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