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男生 > 悬疑灵异 > 从零开始的寻宝指南

第七章 历史大佬的故事会

从零开始的寻宝指南

  

一番交流后,苏文治发现研究生大佬果然不简单,而自己在饭前表演的魔术只能算开胃小菜了。

虽然最初的话题从朱婷玥询问大学生活开始的,可是两分钟过去、等苏文治注意到的时候,话题已经完全被陈玲莉所主导,直接穿越到了到了几百年前的欧洲,跑到了有关中世纪大学的历史方面去了。

要是配个黑板就更像历史课了吧。

苏文治在心里暗暗想道。

虽然他对历史话题并不感兴趣,但是如果把大佬的发言拿回去、作为课间在同学之间炫耀的谈资倒也不错,于是便“竖起”了一只耳朵、开始稍微认真听讲了。

“‘大学’这个词,虽然在中国很早就开始使用了——没错,小月月说得很对,就是儒家经典《大学》——但是实际上呢,无论是咱们中国还是罗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那些自古代就存在的、被称为大学的高等教育学府,其实全部和现在的大学毫无关系哟。也就是说,产生于欧洲中世纪、受到基督教教廷掌控的大学,才是现代大学的起源呐。”陈玲莉放下筷子比划着说道。

明明大家一开始是想听大学生活的话题的吧,陈姐这么“任性”地传授知识合适么?

苏文治把头转向朱婷玥——喂!没必要听得这么认真吧!

朱婷玥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讲,还在不住点头,就差拿出本子做笔记了。

既然你们都在认真听陈姐讲课……

“那我就不客气啦!”

他趁机夹了一块黑椒牛柳:好吃!

在苏文治大快朵颐的时候,另一边的陈玲莉又开始介绍中世纪时代的大学制度、大学生活和主流的四大学科——神学、法学、医学和文学了。

“至于艺术啊、机械啊、天文几何啊之类的东西都被教廷当做旁门左道的东西,并不受重视,所以呢,虽然偶尔会开设那些学科,但是很少人才会去认真学。毕竟基督教相关的东西才是主流嘛。”陈玲莉大佬一口气说完,又一口喝干了面前的果汁。

不不不,并不是基督教,只有要像语文这种需要死记硬背东西的行为才是欧洲中世纪的主流吧!那样的话可真是太可怕了!

苏文治不觉有些庆幸活在现代。

说起来,陈姐这么讲课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

感觉历史也是要死记硬背的吧。而且比起语文而言,它完全就是脱离现实的——也不能说得这么绝对啦,毕竟听过谁说“以史为鉴”之类的大道理。总之,说它枯燥无趣应该是没问题的吧……

“哦吼,小帅哥看起来有点不感兴趣嘛?”

陈姐把圆圆的脸转向他。

苏文治一边嘀咕“怎么突然一下就注意到我了”一边挠着后脑勺说“嘿嘿,还好啦。”

“嗯哼。既然这样,那咱么来讲点有趣的历史故事吧。”陈姐眼睛转了转,然后问苏文治,“小帅哥,你觉得如果提到‘异端’这个词,你会联想到什么呢?”

她说完便夹了一块糖醋排骨送进嘴里。

“异端?烧死异性恋的单身狗FFF团嘛。”

“女巫审判!还有宗教裁判所!”朱婷玥压低声音,“超可怕的哟!”

“哈哈!我下面要说的就是在中世纪里的一个基督教异端教派了哦,也是和大学有关的哟,你们想知道嘛?”

“嗯嗯!”其他三人都点了点头。

陈玲莉看到大家的胃口被吊了起来,便继续讲了下去:“这个异端教派啊,虽然也是崇拜上帝的,但它认为神是具有两面性——要分为善和恶:善神创造灵魂,而恶神制造肉身。所以呢,他们认为地上的一切都是魔鬼的产物,连地面上的教皇也不例外——那当然也是个魔鬼啦。而且当时法国有个伯爵不晓得怎么想的,头脑一热也欣然派出自己的军队跑去支持它。

“后来这个教派的说法传到了教皇耳里。当时教皇一听便立即勃然大怒。

“毕竟嘛,谁突然被别人当成魔鬼心里都不会好受啦。

“一气之下,教皇立刻派出了大量十字军跑过去讨伐。结果可想而知——那个异端教派很快就被成功镇压了,而吃了败仗的伯爵也灰溜溜地缩回了老家。

“可是在这个时候问题来了——伯爵毕竟是大贵族,这种大人物可不能随便惩罚。但是呢,对于异端邪说的走狗又不能心慈手软。该如何是好呢?

“‘就罚他捐个大学吧!’有人这么向教皇献策。

“没错啊!仔细想想确实是个好主意呢!通过大学,既能让那块地区的‘迷途羔羊’们接受正确的宗教知识、重回光明大道,而且呢,运营和管理大学这种非盈利组织还能让伯爵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怎么想真是一个一箭双雕的好办法。

“‘就决定是你啦!’教皇一拍大腿欣然同意。就这样,又一所万众瞩目的大学便出现了。”

陈玲莉滔滔不绝地讲述这个历史小故事。

很快,苏文治也在不知不觉之中听入迷了。

如果不需要背东西的话……感觉历史好像还是蛮有趣的嘛、

然而好景不长,苏文治的“入迷”还没到五分钟,大佬却又展开了说教模式:“对了,那个时候毕业了也会有学位证书的哟。最基本的就是学士学位了。不过学士学位这种东西,只是象征‘你学了应该学的东西,可以转职成为我的学徒’而已——也就是说,那时本科毕业仅仅只能当学徒罢了。而等你拿到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才能被大家认可,被当做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学者——”

陈玲莉说到这便笑眯眯地看着杨诗诗:“小诗诗,你要做学徒还是成为学者呢?”

“哎,我、我吗?我还没想好呢。”

“难道小诗诗打算毕业以后就结婚,然后成为家庭主妇吗!”

“呜,不是啦!莉莉姐欺负人!”

“哈哈哈,你知道吗,博士称号可是和贵族头衔一样的东西喔!贵族头衔耶!贵族哇!”陈玲莉的目光突然射向苏文治脸上,“那你们呢?”

先稳住场面,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啊?啊!我要像大姐姐们一样好好学习,先考个好大学!然后……然后有机会当然要念到博士啦。”苏文治赶紧停住筷子回复她。

“哼哼,有这种志气很好!阿文小帅哥加油!”

“嗯,我会加油的……还有,陈姐叫我阿文就好啦。”

“大姐姐,其实叫苏文治‘蚊子’也可以哦!”朱婷玥插了一句。

“打你哦!那可是禁语!”

“嘻嘻。”

“哇!这个真的很好吃耶!配上了微辣的黑椒汁之后,牛柳的细腻嫩滑体现地淋漓尽致!”

传道受业之余,陈玲莉终于注意到之前被苏文治称赞的黑椒牛柳了。她一边吧唧吧唧吃着肉肉大餐一边说着美食评论。

苏文治也趁着大家认真听她讲解的时候夹了一大块。

哦哦哦,听陈姐完以后确实更好吃了呢!

他接着又夹了一块。

“那么有谁知道,这个画龙点睛的黑椒汁——就是胡椒啦,源自哪里呢?”陈玲莉竖起筷子问道。

非洲还是南美么?苏文治不太确定。

“我知道!印度!还有旁边的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之类的地方。”朱婷玥举手抢答。

“恭喜!小月月答对啦!”陈玲莉放下筷子轻轻鼓掌。

好险!还好没有说出来。

苏文治低头消灭了那块牛柳。

“嘿嘿。我还知道,胡椒在古代超贵的。有人参加炫富比赛的时候,只要从荷包里掏几颗胡椒果子出来就能赢了呢!还有还有,在唐代有个贪官,后来被人抄家的时候发现了居然有八百石胡椒!这件事到了宋代,就连大文豪苏东坡也念念不忘,于是‘胡椒铢两多,安用八百斛’这样的名句便流传下来了呢。我们老师之前讲过的!”

哇,麻烦鬼的语文竟然这么好——嗯,语文的暑假作业有着落了呢。

“喂喂,你的口水流下来了!”苏文治的小心思突然被朱婷玥打断。

“啊,抱歉。听陈姐的评论感觉意犹未尽呢。”他慌张解释道。

“嘿嘿。小月月学得很棒哦。”陈玲莉笑了下,转向旁边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杨诗诗,“这边的小诗诗今天很沉默啊,在想什么小心思呢?

“啊?没、没啦。”

“这样啊,对了,你是经济专业的吧?”

“嗯,是啊。”杨诗诗点了下脑袋。

“既然这样……那我就来讲一下胡椒经济的历史吧!”

“好啊好啊。”杨诗诗端坐起来,巴望着对方。

“可是讲这么久了,口好渴啊。来点一扎啤酒好不好!啊,对了,小文文帅哥要不要?”

“不要,而且我是未成年人。”苏文治义正言辞地答道。

“哎呀,被拒绝了!好伤心喔……啊哈——开玩笑的啦。”

陈玲莉微笑着伸了个懒腰就进入了正题。

“嗯哼。说起来,在东方胡椒最早是当做药材的;不过在西方,胡椒却是十分重要的香料。中世纪的西方人要吃肉——可那个时候并没有冰箱,所以呢,只有特别有钱的人才能吃到‘小鲜肉’,而普通人只能吃用盐腌制的熏肉和咸肉。”

在她说到“小鲜肉”的时候,苏文治又被大家注视了一番。

陈玲莉笑着继续传授冷知识:“但是毕竟保存的工艺并不好,而且盐这种东西,在当时也是十分昂贵的物品,所以由于种种原因,到头来这些肉就会发生变质腐坏的悲剧。而当时的奸商为了不减少损失,便加大调味料来掩盖变质的味道。这样一来,作为调味主材的胡椒,对于当时西方的黑暗料理界就特别重要了!可以说,中世纪人们对胡椒需求是远远大于现在的哟。

“因此呢,当时欧洲的统治阶级便把胡椒视若珍宝,和商人们一起垄断了胡椒贸易。毕竟胡椒贸易的纯利润大概能到五六十倍——哈哈,是哇,马克思说3倍的利润都可以秒杀一切了!后来呢,这个情况持续到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后,胡椒才逐渐慢慢贬值了。那么贬值到什么地步呢?我来举个间接的例子吧——从‘葡萄牙皇室的仓库,堆积的胡椒三十多年都卖不出去’就可见一斑了……噗嘿嘿,是呀!贪心的葡萄牙国王真是吃了个大亏呢!

“可是,你们知道吗,对于古代的中国来说,胡椒又是如何运销的呢?它又是如何从‘珍宝’变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呢?”陈玲莉突然抛出了一堆问题。

等她看到其他三人都在使劲摇头,又开心地继续讲解:“说起来,这段时间电视新闻不是一直说什么‘一带一路’呢。其实那个一路指的就是海上丝绸之路,而这个海上丝绸之路也和胡椒贸易密切相关。咱们中国输出的是丝绸、瓷器,可是输入的却是胡椒呢。

“至于将胡椒从珍品变为寻常物的关键人物,正是‘三宝太监’郑和。”

陈玲莉话题一转,便跳到了明朝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上了。

听过了陈玲莉的讲解,苏文治才发现自己对历史了解甚少,简直连皮毛的皮毛都不如。

其实历史根本就不像他之前认为的那样枯燥乏味,但也没有有趣到可以“哈哈”笑出声的地步。准确来说,那应该像一个充斥着“酸甜苦辣”各种情感、压在身上、名为“真相”的沉重包袱吧。

而且……嗯,尽管揭开真相后,从包袱里出来的也许有喜悦,也许有愤怒,可在那之前,离“真相”越近,那个沉重的感觉只会越发明显呐。

虽然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他在念小学的时候便已耳熟能详:早在六百年前,郑和便率领着数百艘船只浩浩荡荡地向广阔的大洋进发,从千里之外成功带回了各国的珍奇异宝,同时也让异国民众了解到大明帝国的强盛。而且最重要的是,对于现代人而言,古代中国的这种划时代航海壮举和西方相比,可是领先了几乎一个世纪,这不能不让国人倍感自豪、引以为傲。

然而,苏文治听完陈玲莉的长篇大论后,自豪早已被一种淡淡的失落感取代。

真实的情况和自己认为的截然不同。在那航海壮举光鲜一面的背后,原来还隐藏着汉族最后一个王朝的衰落颓败——明朝的强盛只是人们一厢情愿的虚景罢了。

而这一切要从明朝建立之初说起了。

由于明太祖创造的“大明宝钞”——明朝唯一流通货币的泛滥发行,宝钞贬值地越来越厉害。然而皇族们没有学过经济学,他们对钞票的贬值不以为然,反而继续铺张浪费、日复一日过着奢华的生活。于是随着国库慢慢亏空,当朝的财政危机便很快便降临了。

为了化解危机,皇帝老大首先朝在自己手上领俸禄的“小弟们”下手——文武百官的薪水不再通过银两足额发放下去,反而按照一定百分比、折算成宝钞。

如果用“在便利店辛勤打工的小诗诗”来举例子的话,官员们当时的情形就同“小诗诗在月末领工资的时候,却被老板发了一沓‘代金券’做代替”如出一辙了。而这种做法,在史书上被称为折奉。

可是,折奉还远远不足够弥补危机带来的损失。没办法,皇帝只好又加大了税收。一时间,连菜地、果树、仓库、驴车等都要征税。不仅如此,国内的大小河流也设置了赋税关卡——通过的船只按照船身重量收税。这样一来,国内百姓怨声载道的情景可想而知了。

不过,随着郑和的成功返航,明朝皇室的财政危机便多少有所缓和——因为,郑和每次远赴重洋,他便会采购高达数百万斤香料,而这些香料只要运回国内,价值便能立马翻上数十倍。

皇帝看着国库中越积越多的香料开心不已——仿佛那已不是胡椒,而是一堆堆的金山银山。

然而,冷静下来的皇帝突然认清到了一个事实:如果货物不流通,就无法形成价值;堆在国库里的胡椒,如果不能换成金钱,那它也仅仅只是胡椒,并不可能是真的金银珠宝;金钱才能解决财政危机,而胡椒对此毫无意义。

于是皇帝又趁机下令把“折奉”的内容改为“领取等值的香料”。这样一来,前文小诗诗同学的工资便从“代金券”升级到了“实物”。

虽然最开始百官还是有点不爽,但实物总比几张破纸更有价值,于是大家接受了事实,还是欣然为皇帝卖命了。

“这就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当皇帝经营暴利行业的时候,趁机进行垄断销售的最经典案例了吧!。通过这样的强迫推销,专制君主想让胡椒交易依然保持在高利润,真的是易如反掌耶。经过一番这样的强买强卖之后,皇帝就轻轻松松‘省出’了不少财政资金。”

陈玲莉“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啤酒后继续说道:“不过没完哦。按照皇帝的命令,一个二品大官光单月就能领到百斤香料,一年下来就有千斤了——可是香料并不能当饭吃嘛,是吧?”

没错。

千斤的香料,下面的官员该怎么处理呢?能作为日常生活使用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因此,他们只好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把手上的香料偷偷摸摸贱卖掉。又加上皇帝本人也会时不时地用香料赏赐来代替宫廷生活的某些财政支出——这让官员们手上的胡椒更难出手了。

毕竟到后来,整个京城内外,从文武百官到城厢百姓,每人手里都多少有一些香料珍品。

“如果需求已经达到了饱和,这些香料就会完全失去了市场价值。”杨诗诗又通过经济学原理向苏文治他们补充说明。

就这样,到后来香料逐渐开始变得不再罕见了。虽然价值不至于像宝钞那样贬得一落千丈,可是它们往日不菲的身价还是跌到了普通百姓能够接受的地步。

“嗯。所以说嘛,这种情况对皇帝而言真是很危险耶!因为一个不小心,搞不好就要像葡萄牙国王那样悲剧了嘛。皇帝意识到这个,又赶紧下诏令:无论是谁,香料不得私自贩卖。如果交易的香料达到千斤以上就‘边疆充军、货物没收’了。

“哼哼,尽管有皇帝的干预,胡椒价值的贬低还是不可逆转地发生了。虽然说啦,贬值速度放慢了些,直到万历年间,也就是十六世纪末左右,胡椒才算是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呢。”

陈玲莉的一番话让大家都听得入神了,所以等她说话,出现了个小小的冷场。

“哎呀,你们在干嘛呀,别这么客气,快吃菜呀——哇!牛柳怎么没了!”

“嘿嘿。”从沉思中回过神的苏文治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脖子。

“莉莉姐不要再传授知识了吧!听太多都有点消化不良了!”杨诗诗吐了吐舌头。

苏文治看了看身边的朱婷玥。她似乎依然沉浸在陈玲莉的讲座中,正微微歪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碗——

他慢慢伸出五指在她眼前晃了晃。

“呜咕!你干嘛?”

“我以为你听傻了。”

“你才傻了咧!”

“哈哈哈!”陈玲莉“咕噜噜”地又喝了一大口啤酒:“俗话说‘知识就是财富’,本座决定今天先不炫富啦。哇哈哈哈!”

“哇!看不出来呢,原来莉莉姐居然是腰缠万贯的大富婆呐!”杨诗诗歪着脑袋,捂着脸颊,一副惊讶的表情。

“哪有你有钱嘛,你才是富婆呢。不过既然被发现了……哼哼,赶紧灭口、赶紧灭口!”陈玲莉张牙舞爪道。

“哇啊哈哈哈——”

“……”

苏文治看着对面两个正在笑闹的前辈不知道说什么好。

“呃……对啦,我听说大姐姐你们是来调查守留老人的吧?”苏文治换了个话题。

“嗯,还有守留未成年人的。”杨诗诗停下动作,整理了一下衣服后解释道,“我和莉莉姐,嗯……还有张岩和李文——啊,他们也是我们一行的——我们负责调查和记录未成年这一块。”

“喔。那我可以接受调查吗?”苏文治高高举起右手。

“你家都搬走了耶。”朱婷玥推了下眼睛,“拒绝滥竽充数,从阿文做起。”

“喂喂!不要揭穿嘛。”

“嘻嘻……啊!对了,你们要不要去我们学校采访?”朱婷玥把头转向对面两人,“我去年这个时候也还忙着中考的补习,所以我觉得他们初三的人应该还没放假呢。”

“是镇子上的那个兴华中学吗?”杨诗诗问道。

“对啊——诗诗姐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有去发些调查问卷的打算,所以之前稍微调查了一下嘛。”杨诗诗笑了笑,“不过我是路痴啦……你知道学校怎么去吗?”

“当然!我的母校哦,虽然现在是在县高中念书啦。”

朱婷玥想了下,又兴奋地向陈玲莉问道:“莉莉姐,我的学校你有兴趣调查一下吗?那可是有上百年的老建筑哦!”

“唔嗯!”陈玲莉赶紧把嘴里的食物咽下去,“什么什么?”

“你知道嘛,我的学校之前是关帝庙,后来才改建成学校,叫做兴华学堂。不过那是老校舍而已啦。现在大家都用的是新校舍。”

“这样啊……关帝庙啊……嗯,可以呀!”陈玲莉立刻转头看向杨诗诗,“小诗诗,等会要不要一起去参观!”

“不要吧。现在还在下雨呢……明天再去也行的。”杨诗诗有些犹豫。

“喔,好吧。那……小帅哥你呢?”

怎么提到我了!

苏文治有些猝不及防。

“啊?我么?下午没什么事,应该可以吧……”

他刚说出口就立马后悔了。

等等、等等!

就是说,等下要陪着这两个女人在众目睽睽之下逛街吗?

还、还是不要去比较好吧……

“好啊,小帅哥也来——那么就由小月月妹妹带路,然后小文文帅哥来保护咱们两个咯!”

“啊!我也要去!”杨诗诗终于下定了决心。

啊啊啊!

变成三个了!

苏文治不由得抱住脑袋。

“好啊,那就决定了,咱们吃完饭就出发吧!”陈玲莉自顾自地做出了安排。

朱婷玥摆出了“剪刀手”喊道:“好耶!”

啊啊啊啊!怎么办怎么办!估计下午就能成为镇子里的新闻人物了吧!

感觉节操不保哇!

“唉。”

他叹了口气,突然怀恋起到处都是陌生人的大城市来。

“听天由命吧。”苏文治喃喃自语道。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