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男生 > 科幻末日 > 高达C.E.88镇魂歌计划

背景资料 act. 3-术语及世界现状

高达C.E.88镇魂歌计划

  

1.三十三人评议会

“三十三人评议会”是对“六十人评议会”中能占据多数席位的成员组成的集团的别称。目前,六十人评议会中的多数席位(所谓的三十三席,实际上并非如此。)为所谓“理事派别”(1)占有。

由于此集团的坚持,使得原定并入共和国国家防卫部队的ZAFT军的存在得以保留。(2)并以自由条约黄道联盟在军队中的代表,以教导部队的形式介入国家武装力量。三十三人评议会最大的贡献是在七七年依托财团关系恢复造船工业局,并且以国防事务局为母体,协调理事会促成了保留ZAFT军的军事理事会的建立。

2.制宙权

进入宇宙纪元后军事理论家提出的新兴战略理论。该理论认为地球上的国家应当在宇宙发展殖民卫星开发宇宙资源,同时因为宇宙资源日渐成为主导地球经济的支柱,占有、控制宇宙空间、航道、近地轨道、小行星等地可以跨越地理限制,从而使拥有特定制宙权的国家对敌方的经济、资源、外交、军事等方面占有战略优势。

3.代理人战争

利用第三者代替战争发起者进行战争行动的战争。代理的第三者可以是他国政府,非国家武装力量或雇佣兵。代理战争的目的是打击对手而控制战争规模不会引起全面战争。

4.国防事务局(Ufficio di Sicurezza NazionaleUSN;)

(EN: National Security Bureau NSB)

自执政时代(独立运动前期,席盖尔及帕特里克时期)就一直存在的机构。原本作为国防委员会的执行机构,协调并指挥ZAFT军各部队。在ZAFT军分散化的今天,原国防事务局的工作(指挥、协调PLANT国家军各层级部队)交由隶属国防委员会的“统合作战本部”。而原国防事务局成为分散一部分国防委员会职能的委员会内务机构和担当特种作战中心的联合司令部。

由于并入了国防委员会,成为内务机关的国防事务局接手了原直属国防委员会的特殊任务局(Comando delle Operazioni Speciali,ComOS/SOCOM),保有可以直接调动的原“国防委员会直属特务队”(现称“特殊任务局直属部队”)

其直属部队曾经执行过重要人士的监视、逮捕、暗杀、后方扰乱等极密任务。现阶段对公众开放的事务多为内务警备、国家安全相关。审计局代为负责装备、预算审核,实际上审计局及司法局也和国防事务局相关联。特殊任务局直属部队对外宣传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对重要人士的安保工作的特勤单位。

特殊任务局目前确认的直属部队:

战术统合即时应对本部(Fast Acting Integrated Tactical Headquarters,FAITH)

即原国防委员会直属特务队改制的部队,为辅助作为司令部的特殊任务局的参谋总部和下放到前线的参谋部。成员由特殊任务局的精英组成。作为战斗单元而言(FAITH Forza Armata,FFA),似乎是特殊任务局的高权限部队,由战术统合即时应对中心指挥,其成员直接向国防委员会负责。成员在军队中的情况下,拥有现场部队指挥之上的权限和基于个人判断单独行动的权限。在行使权限时,携带拥有FAITH证明的证件。

监察官(ISPETTORE)

隶属于特殊任务局,部分职能置于司法委员会、司法局协调下的部队“监察官”(ISPETTORE),对外是司法委员会直属成员同特殊任务局协作的机密部队。公开的任务是和国家军、ZAFT部队中的宪兵部队一同,审查情报系统的安全,维持军队纪律,负责情报部队及要人的保护。同时拥有独自的作战中心以负责专门的对外反情报工作。是执行情报犯罪搜查、反渗透、维持军队及情报部门的安全的内务部队。

广告代理店(Agenzia Pubblicitaria)

隶属于特殊任务局,负责对外机密任务的掩体部门。其机构下属多个机密部队。似乎是不明指挥机构的下属部门之一,具体情况不明。

第107装甲空中骑兵(107th Armored Airborne Cavalry)(3)

教导队。公开的假想敌部队。对外置于统合作战本部管理下。和统合设计局,卫星设计局合作,负责新机体的试验工作(机体来源一般来自军械库市的卫星制造局)。自78年起,在每年的全军区演习中作为对抗方。

圣贤十字装甲空中骑兵(Oricalco Croce A.A.C)

教导队。一般来讲是第107装甲空中骑兵的对抗部队,会和107空骑竞争新机体的试验(机体来源一般来自五月市的造船工业局)。同时也是直属特殊任务局的一级特种部队之一。

不摧之盾装甲空中骑兵(Adamantino Scudo A.A.C.)

教导队,分散化作为精锐部队特性的FAITH,作为直属特殊任务局的一级特种部队之一,由特殊任务局直接指挥。

真银剑装甲空中骑兵(Mistarille Spada A.A.C.)

教导队,直属特殊任务局的一级特种部队之一。

5.宇宙纪元之风、宇宙之风(Cosmic Wind Vent de l'ère Cosmique)

旧萨拉派、狄兰达尔派、调整者至上主义者、反地球共同体组织、地球圈调整者抵抗组织等组成的非政府军事一体化组织。兵力组成复杂,行动隐秘,基地不明。推测保留有十个以上舰队的规模,甚至保留有部分高性能ms。其资金来源复杂,同样难以查明。自停战协议签署之后常年从事同地球各国的反对行动。因应恐怖势力的威胁,战略情报局(O.S.I.参见O.S.F)就是围绕追捕该组织的行动,为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协调而成立的组织。

一说策划“红海事件”的极端分子也是这个组织的成员,但未得到确认。此组织主要进行的军事行动是策划了“月面三十二号基地事件”。以联合国非法控制向月球的粮食出口纠纷为借口,强行占领月面阿尔萨斯基地地三十二号哨所,并封锁了地球方面介入月面基地群的宙域。并同时与讨伐军舰队交火。后在舰队损失百分之三十之后和地球方面谈判,获得了月面部分的粮食自主贸易权力。“剃刀行动”后失去宇宙最大的据点,成为游击部队。但之后曾经数次组织舰队进攻拉格朗日一点宇宙港,未果。目前是全地球圈各军警部门最优先通缉的恐怖组织。

其组织名“宇宙之风”(又称作宇宙纪元之风)来源不清。一个较为可信的版本是:组织名来自于宇宙纪元二十年间南非诗人迈达西亚·祖鲁的诗句“浩瀚群星,化作吹过宇宙纪元的风。”有为了和地球圈存在的反调整者极端组织“蓝色宇宙”相抗衡而特意选取此句的解释。

6.地月走廊

宇宙纪元的“丝绸之路”,从地球出发抵达月球效率最高的航线。其航线范围在联合国所属,拉格朗日一点宇宙中转港控制之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地月间物资交换均通过此航线。

7.能效比

航天所需燃料消耗量和运送货物单位时间效率之比率。除质量投射之外,向宇宙间的货物运送仍然是一件消耗大量能源和金钱的行为,所有的航天企业都会在运输货物时考虑效率最高的能效比。

8.深潜模式、跃进模式、液体缓冲加速

一种概念性的抗G力设计。宇宙载人航天器在短时间内进行宇宙速度级别加速时,需要在舱内注入缓和加速度的液体以保证成员及货物不会被加速度损毁。

9.中子干扰消除塔/反中子干扰塔

巨大空腔塔结构,高700-800米。内置反中子干扰材料进行回腔共振,经由塔上的环向外发射力场以消除特定区域内的中子干扰。范围为8000到10000平方公里不等。所有材料和技术均只能于PLANT的工厂建造后输出,且内部需要稀有金属,工艺复杂,制作周期长。是PLANT因应泛穆斯林评议会和非洲联盟的需求,为非洲建造用以在重建时期使用核能的设置。由于反中子干扰技术不扩散协议的限制,其内部结构是探知不能的整体式。虽然具有相当于,甚至在质量加速器至上的战略意义,但本质不过是放大化的反中子干扰器。因为拥有反中子干扰塔的缘故,非洲国家也被认为和PLANT秘密签订过获得反中子干扰技术的协议而受到指责。因此反中子干扰塔的设计资料与人员随后也被PLANT召回。不过,仅存的反干扰塔或许也是令达喀尔在天灾后再现旧世纪辉煌的因素之一。

10. 月球/月面开拓区 Moon Frontier,自由月面同盟(Free Alliance of Moon Frontier)

以宇宙纪元历史上开发宇宙的桥头堡和人类第一个宇宙定居点“哥白尼城”为中心的各个卫星城(月面开拓区)结成的自治同盟(自由月面同盟)。在第二次联合·PLANT战争中保持中立。

在PLANT受到大规模毁灭性杀伤武器“镇魂曲”攻击之后,月面开拓区吸引了大量来自PLANT本国的调整者移民,并经历了调整者的第二次婴儿潮。C.E.80年之后,月面开拓区成为了调整者仅次于PLANT本国的第二大聚居点,也因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及冶炼技术(特别是无重力下VPS装甲的制造技术)成为宇宙强权之一。

C.E.83年,围绕联合国提出的反月面倾销法案和限制粮食进出口法案,在极端军事一体化组织“宇宙纪元之风”的鼓动下,月面开拓区同联合国驻留舰队爆发了武装冲突。最后以联合国驻留舰队撤退,月面拒绝限制粮食进出口法案,接受反倾销法案的结果告终。

同年,联合国在旧理事国和协同军“和平代行者”的支持下,以拉格朗日一点宇宙港为桥头堡发动了剿灭“宇宙纪元之风”的大规模战术行动“剃刀行动”。这也是三舰联盟及以其为中心的联合部队“和平代行者”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的行动。

行动以月球轨道上的聚居卫星四号(Moon Settlement IV),即“宇宙纪元之风”的已知最大据点的消灭告终。行动中,月面都市“云海城”成为战斗的中心,聚居卫星四号的崩坏也将云海城毁灭。尽管剿灭“宇宙之风”的行动获得了成功,但行动结束后联合国在PLANT、月面及各宇宙城的压力下,不得不面对崩落的卫星所带来的苦涩事实。在持续数月的漫长谈判后,联合国以放弃月球轨道的航道管治权支付了对月面开拓区的战争赔偿,并签署《轨道互不侵犯协议》。至此,联合国各成员国以失去在月球的全部据点为代价消灭了来自宇宙的威胁,并将舰队收缩至近地轨道。原月球驻留舰队解除大规模建制至今。

11. 火星圈 (Mars Settlements)

深宇宙探查机构(D.S.S.D.)的前身,自西历时代就开始建设,位于火星(包括火星地表的前哨站、火星轨道上的的殖民卫星群、火卫一、二上的矿山基地、火星周边的空间站等),目前为人口构成百分之六十为调整者的地球圈外人类聚居地。自60年代起就向地球出口稀有金属。坐拥庞大的特殊金属矿,可用于制造反中子干扰器等尖端设备。

其出口船队每一年经过地球圈边疆地区一次(如地-日拉格朗日点4的巴德罗亚卫星等)。同PLANT是固有盟友。因为通向火星圈的船只有限,能移民火星圈的地球圈住民依旧少之又少。目前,火星圈共同体的首都为地表最大的前哨站“奥尔德林”,主要卫星有殖民卫星“奥斯特雷尔”等。目前观测到拥有设计目的未知的设施而引发地球圈的担忧,不过由于目前行星际飞船极少的缘故,虽然火星是人类进入宇宙纪元后进行远航开发的目标地之一,但由于地球圈局势的混乱,地球圈和火星圈交往不算密切。由于开发重心偏移到月球,火星和地球的长距离通讯线路的建设又耗费了不少时间,长期内处于半失联的状态。

目前,火星圈已确认拥有两台质量加速器,用以向轨道上的卫星区投射资源。自C.E.86年起,确认到火星圈拥有一台联系卫星区-火卫二系统的轨道电梯。这意味着火星轨道电梯的建设很早就开始了。

火星卫星的移动工程。或许是为了建造轨道电梯,火卫一被移动到了火-日拉格朗日点上。对于作为先遣移民的目标地的火星来说,这一工程也很早就开始了。

12. 木星圈(Jupiter Settlements)

乔治格伦研究所所在地。有少量自西历时代及宇宙纪元初期建设的原型载人空间站。自C.E.88年一月起,有观测显示到木星附近建设有未完工设施,6月的调查显示该设施为替换老旧空间站的骨架结构。同地球处于接近失联的状态。输送氦3的船队每四年经过地球圈边疆的巴德罗亚地区一次。

14. 土星圈(Saturn Frontier)

恩克拉多斯(土卫二)附近有数个西历时代的无人观察站。同地球于完全失联的状态。C.E.70年的观测显示到一个无人观察站已失衡跌入卫星表面的冰海,引发行星环保部门的担忧。83年自大西洋联邦向土星发射了一台探测器,85年宣布失联。

15. 宇宙星城/宇宙殖民地/中立殖民地(Space Settlements)

位于拉格朗日二点、四点、五点的准中立殖民地群。在再建造时代接受了来自于地球圈的大量人口。人口构成复杂。绝大部分殖民地(原称Space Colony,自83年起自称聚居地或星城Space Settlements)自83年宣布中立。少部分(如拉格朗日五点附近的数个公馆、观光卫星、拉格朗日四点阿尔特密斯附近的矿山基地、拉格朗日三点莫拉德斯坦恩附近的矿山基地等)属于大西洋联邦、东亚共和国和欧亚联邦的地球外领地并被事实上驻军管辖。

对于领地归属权和《轨道主权协议》及《格陵兰条约》第三条的冲突自殖民地开始建设之日起至今未停息。由于八十三年下半年开始,自月面三十二号事件,到地球联合共同体各国宣布撤出舰队为止的月面危机(Moon Frontier Crisis),《轨道主权协议》的第二轮谈判被冻结、搁置至今,地球圈联合国(地球联合共同体加盟国)和宇宙星城关于主权归属(特别是关于加盟国地外领地归属)的问题表面上维持现状。

受月面危机影响,宇宙城内宣扬脱离地球圈建立以P-M-S为主体的联合政权的分离主义思潮近年来愈发浮上水面。自PLANT流行而来的“宇宙精英主义”思想也在各城获得了部分支持者。

1)即支持对外干涉的理事会外扩决议的支持者,与之相对的是保持不干涉主义的“议会派”。理事会外扩决议又称大会议扩大会议决议。

2)似乎是执行了联盟议会对执行委员会(六十人评议会对最高评议会)的否决动议。实际上保留了黄道同盟党对议会的控制权。

3)装甲空中骑兵团约为一个合成战斗舰队单位。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