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男生 > 武侠仙侠 > 刺客信条:庆历得仁

第三节 龙城飞将 数据库

刺客信条:庆历得仁

  

【1】个体—宋—郭逵:

生于东纪三七二〇年,宋真宗赵恒乾兴元年,西元1022年;死于东纪三七八六年,宋哲宗赵煦元祐三年,西元1088年,字仲通,河北路巨鹿人(今属河北邢台市)。

郭逵年轻之时为军中军官,从此处看,他此时为宣武军所属,并与周侗交好。

后期奉命前往西北抗击西夏,曾率军击败李元昊而闻名,从此镇守西北数十载,保一方平安并屡立战功。

在宋神宗赵顼在位期间,郭逵受命征讨交趾,大破敌军,逼迫统治者李常德投降。但由于气候的原因不得不撤军回国,反倒遭贬降为左将军,担任了数年闲职。虽然后来得以起复,可没过多久便因病逝世。

郭逵不仅是一名勇将,并且为人十分精细,颇具战略眼光。在商讨是否出兵攻打西夏收复失地时,郭逵认为宋军实力不足,不应主动出击,后来的两场打败验证了他的想法。其次是对高干子弟大将葛怀敏的评价出人意料的准确,虽然这么说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嫌疑。

【2】个体—宋—狄青:

生于东纪三七〇六,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元年,西元1008年;死于东纪三七五七年,宋仁宗赵祯嘉佑四年,西元1059年,字汉臣,谥号武襄,河东路汾州西河人(今属山西省汾阳市)。

北宋名将,军事家,最高官至枢密使(全国最高军事长官)。

狄青出身贫寒,世代务农。在十六岁时,其凶因与乡中的人斗殴将被判刑充军,狄青主动要求代兄受过,开始了军旅生涯。

西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引起宋廷震动,主战派决意讨伐,狄青被选入军中担任延州指挥使并参与战争。因为担心自己相貌英俊怕被敌军所轻,因而每次参战之时狄青必披头散发,脸戴面具,奋勇杀敌每每使得敌人无不惊惧。

后因军功而被转调回汴京担任宣武军总指挥,年龄要比周侗、郭逵二人要大得多,可关系却十分融洽。

加之他作战勇猛,军功卓越,时任西北最高指挥官之一的范仲淹十分欣赏他,赠以《左氏春秋》鼓励他多读书成为将才。

西元1052年,狄青升任枢密副使不久,广西侬智高叛乱,遂奉诏讨伐,凯旋归来后再次升任成为枢密使,这在宋朝自建国以来近百年的历史中是破天荒第一次,从未有人可以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为军事一把手。

虽然身处高位,狄青却仍然坚持不洗去脸上象征士兵地位的刺字,即使宋仁宗赵祯劝说他也坚持不去。

然而由于重文轻武的政策以及对武人的防范,狄青饱受猜忌与羞辱,最后被罢官贬为陈州知州,郁郁寡欢而死。

一代名将不是死于战场,而是死于猜忌与怀疑,即使追谥其为「武襄」又有何用?这是狄青的悲哀,也是制度的悲哀。



【3】器物—床子弩

弩箭武器的登峰造极之作,代表了公元十一世纪中国在此方面的最高成就。

其放置在一个四脚底座上,一般设有三张弩,依靠轮轴的力量将弦张开,用三弩的合力将一支箭射出,破坏力惊人,其有效杀伤范围高达一千五百米左右,射程几乎可与狙击步枪相提并论,如果拥有了高倍率放大设备可以说是无人能敌。

床子弩用的箭也与一般的箭枝不同,箭长约一米多,即所谓「三尺五寸」,箭尾处有三片铁翎以来稳定弹道,而箭头有三种:一为普通的箭头,用来攻击城墙;二为圆铁球,用来攻击人,依靠冲击力致人死命;三为铲形,具体作用不明。

而令它名声大噪的原因是在澶州之战时,边将张绬便用此射死辽国名将萧挞凛。

然而随着火药武器的发展与推广,弩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最后退出了军事行列。


【4】事件—澶州之战:

东纪三七〇二,宋真宗赵恒景德元年,西元1004年,是宋辽之间爆发的最大的一场战争,同时也是澶渊战役的终结之战。

宋自建国以来便与辽战争不断,宋太宗赵炅(即赵光义)曾两次北伐,但都以失败告终。

宋真宗赵恒继位后,契丹趁机出兵以来谋取利益,由辽圣宗耶律绪与其母后萧绰亲率大军,南京(今属北京)统军使萧挞凛为先锋军,与宋军边防军大战。

而赵恒在此危急时刻,被宰相寇准的力谏之下,半强迫半自愿御驾亲征至前线澶州督战。在赵恒赶到之前,双方互有胜负,相持不下。十二月二十二日,萧挞凛在侦察澶州地势时遭床子弩射杀,导致辽军士气大降,赵恒赶来后,与辽国形成了对峙的形势。

由于参战的双方都无力进行进攻,并且守御有余,因此双方不得不一致同意进行谈判,促成了「澶渊盟约」的签订,虽然这对宋来说是一份屈辱的合约,但却达成了双方长达百年的和平。


上一章 目录